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 

首頁 > 全校公告

<公告>函轉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檢送之提醒注意坊間「無卡分期」銷售模式宣導資料1份(如附件)

說明:
一、依本處108年11月19日「108年度第2次全國消費者保護團體聯繫會報」與會消保團體建議意見辦理。
二、現今有眾多網購平台、線上課程、手機通訊行等業者宣稱推出「無卡分期」服務(或有業者稱之「免卡分期」、「零卡分期」及「無卡後支付」等名稱),強調免財力證明、免年費、免綁信用卡,因此即便是信用不足、無固定工作及收入之學生及民眾,均可以低負擔輕鬆購物,故此支付方式於無卡族群蔚為盛行。
三、上述「無卡分期」,多係企業經營者為提升無力購買者之慾望,與民間資融公司合作,透過資金借貸或債權讓與之方式,讓消費者於購買後得以分期付款方式向民間資融公司繳款,因此,「無卡分期」可謂有消費借貸之實,惟企業經營者卻不一定於事前充分揭露提供融資服務之公司名稱、利息計算方式、手續費及違約金等資訊,若消費者疏於注意、盲目訂約,事後解約或未準時繳款時,常須付出高額代價,甚至傳出有學生疑似遭不當利誘而受騙之案例(如附件)。是以,惠請協助適時向高中職、大專院校學
生或民眾宣導如下:
(一)「無卡分期」雖然是透過網購平台或商家辦理,但真正的債權多屬於第三方即民間資融公司(該等公司非銀行),申辦前務必看清條款,充分瞭解交易條件、流程與風險,並保留相關契約單據。
(二)「無卡分期」並不等於零利息或免手續費,相關費用可能攤提在每期繳款金額中,在消費前應多加比較、考慮,勿過度擴張信用造成日後負擔。
(三)申請「無卡分期」應年滿20歲,未滿20歲需法定代理人同意。若有業者於條款中加入「未滿20歲申請者,視同法定代理人同意」等類似字樣,恐有不正經營之嫌,應審慎考慮是否消費。
(四)「無卡分期」具信用貸款概念,勿輕信有心人士之誘導、貪圖小利,致背負債務。
(五)上網購物後如反悔,可把握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賦予之7日無條件解約權,儘速向業者解約退費。另如發生消費爭議,可至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網站(https://cpc.ey.gov.tw)進行線上申訴,以維護權益。

請學生多加注意,避免落入消費糾紛
瀏覽數  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新增到收藏夾